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市监局约谈5家平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市监局约谈5家平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8部委再约谈10家交通运输平台,货运平台谁会挨“第一枪”?
运费低是因为司机多平台是一方面,城市里的城配物流也是祸首,骗别人在那里买车然后比市场价多几万块卖给司机,承诺有货源高收入,结果买了车背上贷款才发现当初的承诺货源价格还不如去厂里打工收入多,套路是刚去一个月给你安排好的线路比预期低一些还能接受,然后就找你毛病给你换线,换的几乎不挣钱,就够个车贷吃喝,然后就不管了,对你态度也变了,司机每月有车贷要还还要生存没时间去理论,结果就是大量司机冲上平台什么价格都接,上哪里讲理去?
谁会挨“第一枪”不知道,反正货车司机已遍体鳞伤,总感觉现在是一个外行人领导货运市场,影响运费的高低因素有很多,如货物的重量,运输的线路,对车辆的要求,对司机的要求等等而不是简单的一公里多少钱,再有现在运费这么低是不是货少车多即然货车保有量这么大为什么汽车厂家还加大产能,有人会说环保排放淘汰旧车更替,可现实是他为了卖车降低买车门槛0首付无息等等加剧了货运市场的竞争,现在运输市场的种种乱象,不合理应该有人管管了至于多长时间能有改观,本人意见短期内不会有改变。希望有关职能部门把“枪”换成“炮”吧!威力还大点希望货运市场早点正常😂😂😂
对爱奇艺腾讯等11家音视频平台被约谈并要求整改,你们怎么看?
对于爱奇艺腾讯等11家音视频会员被约谈要求整改这件事我绝对是绝对赞成的,这些平台在付费会员问题上的吃相已经越来越难看,确实需要国家层面出手整治一波,但我对结果并不抱太大期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这些平台会要求整改以及他们可能的后续动作。
一、平台把付费会员当成韭菜。
从相关的关于整改新闻中我们不难发现,浙江消保委这次约谈11家平台主要的问题还是围绕着付费会员这一块。从罗列出来的九大需要整改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平台对付费会员的套路真的是太多了。
大家最开始充会员的初衷一般都是不想看到广告以及想看到热门影视的最新内容,可是现在平台反而在这两块对会员下手了。专属会员广告,付费看最新一集...种种套路真的是把消费者玩的是团团转。这次能从国家层面要求进行整改绝对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所以这个新闻短时间内上热搜也并不稀奇。
二、平台乱象透露出平台的营收困局。
会员专属广告以及付费抢先看说白了就是能增加平台营收的手段,只不过羊毛是出在广告商以及消费者两只羊身上而已。音视频平台为什么要这样无底线的进行敛财?关键在于就在平台的营收困局。
最近爱奇艺因为涉黄直播的话题比较火,那么我们就拿爱奇艺来举例。从2015年到2019年爱奇艺分别亏损25亿、30亿、37亿、91亿、103亿,随着用户群体的增多,爱奇艺的亏损反而在逐渐增大。既然没法节流,那么想办法开源吧。免费用户就是榨干了也出不了几两油,那么付费用户看起来肯定是更肥美也更好下手一些。
三、这次约谈后平台们可能的后续表现。
上面我们也分析了为什么平台会在收费方面不择手段,原因就是平台迫切的需要赢利。一旦这些“小动作”被国家监管阻止后,那么这些平台可能就会明着来了。
我能想到的最直接的一种做法就是会员价格直接涨价,既然不能多加广告也不能二次付费,那我把这些费用加到付费会员里总可以了吧。况且如果是多个平台一起串通涨价,广大消费者还真没啥其他办法;为了想看的影视节目,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尽管这次被约谈看起来像是一件好事,但是平台顶着营收的压力肯定还会有其他动作。商人逐利的本性不会改,所以一次整改想让他们转性还是太难了。
11家音视频平台分别是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搜狐视频、腾讯体育、PP视频、乐视视频和哔哩哔哩九大视频平台,喜马拉雅和蜻蜓FM两大音频平台。
原因是这11家平台会员消费体验存在「货不对板」的问题。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上述存在问题的视、音频网站进行约谈并提出整改意见。
想必大家对这些平台购买会员后,在会员权益体验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满或反感。
- 充了会员为什么还有广告;
- 暂停时弹广告;
- 片头是跳过广告了,但藏在剧中;
被用户吐槽最多的是买了会员还有广告,会员去广告特权描述得让人云里雾里分不清。
买了VIP会员,又来一个VVIP会员,搞超前点播,让用户反复付费。
会员还要再度付费点播某些剧集或电影才能观看,而且还有时效限制。
同一用户账号,在电视端还需要另外单独购买会员才能观看VIP内容。
以上这几点都是视频平台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音频也差不多如此,充了VIP才能听或下载歌曲,但想听或下载更高音质的歌曲还得再开通SVIP或VVIP会员才行。
这些平台越来越没有节操,是该被整治了,以给消费者一个说法和该有的权益。
这些平台播放音视频质量不高,内容也大同小异,产品一般般缺收费不低,一次广告太多,续费定用里面出现钓鱼陷阱,缴费容易,取消难,会员名堂多,进来看有些内容还得二次交钱,没节操。
其实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国内各大互联网大厂这些年来有几家没被约谈整顿过?
互联网企业整顿约谈是家常便饭
作为互联网从业人员,从我进入这个行业开始,除了最早期的混沌阶段(2005年之前后),之后的年份可以说类似整顿是常见措施,扫黄打非、净网行动、版权强化等等一直存在,而腾讯、百度、阿里这三家大厂也是常客之一,可以说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风气就是如此。
对这些企业来说,业务只要能赚钱哪管什么是不是在打擦边球,在没禁令下来之前或者说当前市场漏洞没被堵上之前,大家都是赶紧赚一波,有样学样,你搞你的我赚我的,只有当监管层出面抽鞭子后他们才会消停下,然后继续转战下一个为未被开发的新领域。
这就是国内互联网大厂以及整个大环境的现状,我早已见怪不怪!
消保委整顿基于2019年的调查
这次整顿音视频领域侵犯消费者权益其实是浙江消保委2019年对国内音视频APP做调查之后的后续措施。
去年6月时浙江消保委就对国内9家视频网站做了暗访调查,当年出示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些视频网站存在诸多的问题(见上图),基本上也就是这次整顿时提到的这些内容,对于这些问题我简单的聊聊自己的看法:
行业通病:默认自动续费、广告描述不清,退款不畅通这些其实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通病,并非仅仅是音视频领域独有,很多其他行业的APP也都存在类似现象。
- VVIP现象:这里提到的付费节目不能全屏观看、增设收费项目,其实就是大家熟知的典型VVIP现象,想要全屏观看?来,接着再给钱!
- 权限过度收集:收集用户信息这件事同样是国内APP存在的通病,其实消保委对于这样的机构来做约谈并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个人是希望监管层能出台更为严厉的打击措施,并且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否则保护用户信息无疑是虚谈。
Lscssh科技官观点:
从这2年浙江消保委的动作来看,这家机构还是相当给力的,至少比其他省市的同类机构要强的多,我至少已经看到浙江消保委多次调查和整顿互联网行业的不良风气和行为,比如3月他们调查了在线购药领域,前年约谈微信转错帐的问题,希望能有更多的地方消保委站出来维护我们消费者权益。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Lscssh科技官】,谢谢~~
被约谈整改的11家平台: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搜狐视频、腾讯体育、PP视频、乐视视频和哔哩哔哩,喜马拉雅和蜻蜓FM。基本涵盖了国内所有主流的视频、音频平台,也就是说视频、音频这两个圈子全军覆没,也由此可见行业乱象已经到了不可不整改的地步了。
第一:VIP会员不VIP,最开始各视频平台推出VIP会员看视频是没有广告的,后来变成VIP花钱买广告看,在电视剧里面直接用电视剧里的人物拍广告,植入的你目瞪口呆。
第二:VIP更有VIP中P,花钱追剧买VIP看点广告也就忍了,毕竟碰上热门的电视电影,VIP可以提前多看几集,可是无耻的平台竟然还搞出一个超前点播,按集卖钱,钻到钱眼里去了。惹的网上骂声一片,纷纷叫着不再续VIP会员。
第三:广告植入的上天入地,以前是电视插播广告,现在是广告里插播电视剧。
第四:喜马拉雅平台是我现在经常听的一个音频平台,也买了会员,结果发现很多节目根本听不了,只能单买,听完一本长篇的音频小说差不多要200元左右,真心伤不起,听到一半又不甘心。
众平台为了赚钱,花样百出,丝毫不顾用户体验,弄得网上舆论沸腾,很多新闻媒体也撰文报道行业乱象,现在终于引起政府部门重视被约谈,真是大快人心,希望大力整顿,重塑行业生态。毕竟都是斯文人,赚钱也应该要顾及点脸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市监局约谈5家平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市监局约谈5家平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