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俄总理提前回莫斯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俄总理提前回莫斯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躲进俄罗斯军营,究竟怕什么?
在俄罗斯的强烈建以下,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已于3天前“躲”进了久姆里的俄军第102基地(俄军驻亚军事基地),目前他处于俄军的安全保护之下。俄罗斯也是防止他被美欧“保护”起来。等到亚美尼亚国内局势稍微平缓之后再说。
仗打输了,割地求和,丧权辱国,割去一半的纳卡领土不说,还要赔款500亿美元,亚美尼亚国内的民粹火焰被彻底点燃了,上演了一出“火烧赵家楼”的闹剧,誓死不当亡国奴。议长都被打伤住院,民众正在发泄情绪,要把这些怒火发泄出去,很显然,帕希尼扬便是民众心目中的那个罪魁祸首,是亚美尼亚的李鸿章式人物,所以要找到他算帐,加之在反对派的煽风点火下,亚美尼亚是否会再来一次颜色革命也未可知。好汉不吃眼前亏,帕希尼扬被俄军保护起来,是目前最明智的选择。
简而言之,帕希尼扬有“三怕”:
一怕成为亚美尼亚战败的替罪羊。
帕希尼扬是在去年秋天发动的颜色革命中登台的,脚踩两只船,既亲美又亲俄。这次的亚阿战争,纯属是阿塞拜疆在土耳其的撺掇下主动发起的,亚美尼被迫应战,总不能举白旗投降吧!可是两国军事与综合实力悬殊太大,大战40天后,最后被迫签定城下之盟。虽然帕希尼扬是迫于无奈,可是亚美尼亚国内的民粹势力太强大的,人们一时无法接受战败的事实。总得有人为战败负责吧,政府不担责谁担责?所以,帕希尼扬政府终究或是躲不过去的。
二怕反对派趁势兴风作浪搞政治清算。
自去年亚美尼亚政权更迭以来,该国一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去年被赶下台的前总理的势力正在蓄势待发,反对派正在兴风作浪啊,如今战败了,只有300万人口的小国,竞然要赔款500亿多亿美元,子子孙孙都还不完的帐啊。亚美尼亚总检察长科斯塔尼扬已公开呼吁对签署条约的责任人进行追责,绝不承认这种割地赔款的不平等的卖国条约。专司肃贪惩腐的总检察长都站出来了,反对派能不利用猎猎民意为己所用吗?现在帕希尼扬几乎是全民共讨之了!他的总理之位还能呆多久,弄不好或会有牢狱之灾。
三怕亚阿停战协议或将是一纸空文。
山雨欲来风满楼。虽然亚阿战争在俄罗斯的主持下签订了三方停战协议,但随着亚美尼亚国内局势的变化,如果反对派借势发动颜色革命而登台,那还能承认、遵守停火协议吗?有人说俄罗斯已步署了2000多维和部队,但也不是万能的。不确定的因素还是很多。所以,现在遑论纳卡冲突已结束了,为时尚早。也有人说,亚美尼亚民众闹一阵子气发完了也就承认现实了,不承认又能咋的?技不如人能咋的?你认为呢?
美国人的弃子,躲进俄罗斯军营还有活的希望,躲到美国那里死路一条。
帕希尼扬看着面老,其实是1975年出生,今年还不到四十五岁,典型亲美派,特朗普小迷弟。
2018年这哥们靠着美国背后支持上台,随后把内阁成员换了一遍,不管有没有能力只要效忠他就行,所以出现了80后、90后担任政府部长的情况。在军队内部把亲俄的指挥官给换了一遍,用的就是能吹牛、拍马屁的。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全面倒向美国,然后加入欧盟,毕竟它是基督教国家,欧盟对它喜欢的不得了。
就在战火蔓延亚美尼亚被暴揍之际,这哥们还推动一项禁令,那就是禁止雇佣军。这项法令一出来等于把俄罗斯志愿军给堵死了。当时俄有关方面就曾警告他,后果自负。
那么这哥们为啥要自觉后路呢?因为当时的第三份停战协议是美国人主导搞的。这下帕希尼扬感觉美国干爹来了,既然干爹要来,那干爹的敌人就不能来,于是就有了这个禁令。
由此可见帕希尼扬政治眼光的短浅,没想到被美国佬给虚晃一枪。特朗普心里可能在想,在土鸡、毛子、波斯人门口打架,一地鸡毛的事情管它干嘛,再说还得花钱。所以说帕希尼扬成了美国人眼中的弃子,没有任何价值。
为什么停战协定签署后民众要美国把他收走,就是因为他一系列亲美政策导致的。所以跑到俄罗斯军营是他活着的机会。
亚美尼亚军民
不惜一切代价
与阿军拼命死战
阿军在土耳其🇹🇷大力支持下
渐渐占据上峰
亚方实力不济
总理帕希尼扬无奈之中
答应阿方的停火条件
放弃纳卡地区部份领土
换取和平
并签署了相关协议
亚阿双军暂且体战
亚众多军民
痛恨帕氏所谓的卖国行径
扬言要让帕氏尝尝人民的利害
大批民众围困议会
差点要了议长性命
亚美尼亚已无帕氏立锥之地
无奈之中
帕氏躲进俄军营
继续行事总理权力
目前亚军民恶气未出
形势不稳
故,帕氏将在俄军营待一段时间
#凌远长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说明一点,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本身是亲美的,其上任前更是提出断绝与俄罗斯的关系,从欧亚经济联盟中退出,要求俄罗斯撤出在亚美尼亚的军事基地,让亚美尼亚彻底倒向西方的主张。所以与其说帕希尼扬是被俄罗斯保护起来,倒更像是帕希尼扬与俄罗斯做的某种交易:
一、帕希尼扬本身需要为亚美尼亚战场失利负责
在笔者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阐述过,帕希尼扬本身是18年通过“天鹅绒革命”走上前台,而其上任后将原有政府官员悉数清退,对现有官员的任命只有:忠于自己。这也创造出29岁的副总理、28岁的侨民部部长和35岁的文化部部长的现象。在亚军队内部,帕希尼扬也采取了相同方式,所以在本次阿亚战争中,尽管亚美尼亚士兵奋勇争先,却无奈指挥系统没有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致使战场屡屡失利,这是其一。
更为要命的是,今年7月,阿亚双方已经爆发了一次冲突,彼时帕希尼扬不过试图转移新冠疫情下的国内矛盾,短短三天内,亚美尼亚打掉一半国内弹药库存。最终只得紧急向俄罗斯寻求购买弹药(亚美尼亚装备主要为俄制装备),无奈俄罗斯不卖。这也导致在本次阿亚战争中,亚美尼亚的弹药库存实际处于严重缺乏状态,整体战场基本是亚美尼亚一边挨打的局面。这一切由于帕希尼扬亲美,导致俄罗斯拒绝售卖弹药有很大关系。
7月阿亚冲突中,亚美尼亚出动苏30战机
二、战后的帕希尼扬注定成为弃子
阿亚俄三方协议签订之前,阿塞拜疆军队已经攻占纳卡地区第二大城市舒什,直逼当地首府斯捷潘纳克特。彼时的帕希尼扬已经号召全民参战,甚至不惜抛出自己儿子与妻子参军的消息渲染悲情,但考虑亚美尼亚的军力以及弹药已经无法实现突破,俄罗斯明确说明不会介入纳卡地区战事。亚美尼亚只剩下一个选择:等美国大选结果出来,拜登当选,并且到明年1月20日正式就任(拜登之前指责特朗普不帮助亚美尼亚)。即便如此美国出手帮助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到那时别说纳卡地区,估计帕希尼扬早已被战场失利引发的民意不满所吞没。而美国驻亚美尼亚大使馆2000-5000人规模的豪华团队(几百万人国家,数千大使馆人员,美国试图做什么不好猜测,不过估计各位心里早就有答案了)届时不仅不会声援帕希尼扬,更可能为了迎合亚美尼亚民意,将帕彻底抛弃。而俄罗斯早就与帕希尼扬不对付,上任被帕希尼扬赶走的亚美尼亚总统谢尔日·萨尔基相还在俄罗斯呆着呢,总不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吧。
18年帕希尼扬在街头组织革命
三、三方协议更像是俄罗斯与帕政府的某种交易
阿亚战争持续一个月,俄罗斯明确表态不会介入纳卡地区战事。11月6日,美国大选形势初步明朗:拜登占据优势。随即,阿亚俄三方便火速签订三方协议,俄罗斯维和部队第二天便进驻纳卡地区,并声明土耳其不在为何范围内。其效率比起之前多次商讨、劝和而言,堪称神速。说白了,俄罗斯不喜欢帕希尼扬政府,但俄罗斯更不喜欢美国(前提是拜登担任美国总统)介入高加索地区。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主要在于特朗普本身奉行“战略收缩”政策,不会轻易出手地区战事(即便叙利亚战场,也是放几炮,几十分钟宣布结束)。而拜登所代表的建制派恰恰是美国国内反俄的主力,拜登选前说,俄罗斯是美国最大威胁。俄周边四起的颜色革命,本身也是美建制派“杰作”,所以一旦拜登担任总统,绝对不会放过如此机会。基于此,俄罗斯亟需在纳卡地区灭火,结合未来必定弃子的帕希尼扬,很容易便可以达成某种交易,也就出现不利于亚美尼亚的三方协议。
拜登早年挖亚美尼亚墙角历史图片
当然,也有不少人说亚美尼亚国内的民意,帕希尼扬本身就是以街头革命起家,喊个口号群情激奋是拿手好戏,如果是怕国内民意,帕希尼扬完全可以坚持作战等到美国的介入。只不过注定成为“弃子”的帕希尼扬很清楚自己的结局,再坚持下去也无助于改变自身处境。至于亚美尼亚未来将会走向何方,笔者在之前的问答《欧美国家对亚美尼亚败局的冷眼旁观会带来哪些地缘政治影响?》一文中已经详细阐述,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就酱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俄总理提前回莫斯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俄总理提前回莫斯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