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战斗机降欧洲基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日战斗机降欧洲基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法国不与其他欧洲国家联合研制“台风”战机,偏偏自己制造“阵风”战斗机?
先来给网友们呈上图一张,看上一会,也许能琢磨出不少道理。今天美国开始五代机当家,欧洲只有三代的双风和“鹰狮”,“鹰狮”还是依靠美国帮助来完成的。英国在二代“鹞”式以后,即失去独立研发战斗机的能力,联合德意西才打造了一款“台风”。只有高傲的法兰西,具备独立研制和生产三代机的能力。好精神,在准三代“幻影”以后,成功研制出“阵风”,而且一机分为空军和海军两型。虽说也是一款中型三代机,但欧洲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保存完整的航空工业能力,就是法国的胜利。如今联合德国和西班牙,打造六代机,被世人看好,法国有这个能力,而英国也宣称研制六代机,多年不造技术断层不少,并不被人所看好。
英国很头疼
多年不造,开始外购模式,与美国合研F-35,欧洲多国都有参予。拿了钱,等待了多年,技术上根本沾不上边,F-35到货大梦方醒,原来这就是人家圈钱的一款飞机,毛病缠身,20年以内谈不上什么战斗性能,根本无法使用,是以变得着急,终于下定决心,表示要独立研制。只是多年不造,从二代直接跨越到六代,技术难度未免太高。不似法兰西,一直在造。想想以前不免老大后悔,由此也看到了法国的高明之处,谁有也没有自家有好,只是美国的战略设计很深,挖好了一巨大陷阱,想用一型飞机断送掉整个欧洲的军用航空业。应该说美国达到了其目的,现在英国面对一大堆无法突破的技术难障,没法不头疼。
与众不同
不只飞机,在军用领域,所有的技术都要实现自主,建立健全了全面的国防工业体系。如今法国,全部装备基本都是自已的东西,不会受制于人。造了“阵风”,不会止步,再次向六代机发力,终得稳固地在欧洲建立了真正的话语权。看不上F-35,更不会为其所迷惑。自已的装备本来不错,法国自有骄傲的本钱,“阵风”之比“台风”,都作为中型机,并不差什么。外销初步打开了市场,仅印度一单,36架就卖了88亿美元。研发不断,技术上建立了厚实基础,航空工业能力与实力得以衍续。
英德意注重制空截击,法国强调多用途性能,还一味搅屎,导致被抛弃
实际上英法德一开始是想共同研发新一代战斗机的,最初是在1979年,由德国的MBB(梅塞施米特-博尔科-布罗姆集团)和英国的BAE系统公司共同提出ECF(欧洲共同战斗机)研究,随后法国达索也加入该项目。该项目起初是由各家各自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之后再进行合作研发能满足共同需求的一款战斗机。
德国MBB提出的TFK-90方案,他是后来台风战斗机的基本方案原型。
英国BAE先后提出单发的P106和双发的P110两套方案,最终英国皇家空军确定P110为参选方案最后是法国的ACX计划,这就是后来阵风的原型设计方案。
但是很快双方就陷入僵局,英国和德国因为之前刚研发了狂风战斗轰炸机,对于新战斗机的对地攻击要求能力并不是很迫切,并且西德身处冷战最前线,苏军强大军事压力下,对于新战机的制空截击要求很高。而法国在1978年刚首飞了幻影2000战斗机,这款战斗机截击性能不错,再加上法国是处于冷战欧洲的第二道防线,德国先死才能轮到法国。相比较下法国美洲虎攻击机和超级军旗舰载机都已经落后,对于对地攻击能力比较看重,并且外销期望很高,导致法国的ACX方案非常强调多用途性,要求可以一机包打天下,对于对地攻击能力要求较高。狂风战斗机原本是英法联合进行的AFVG(可变翼飞机)项目,法国擅自离队去搞幻影2000,英国转和德国、意大利合作,这种影响可以说是延续到阵风和台风双方需求侧重点选择。但这次英国对于方案没有太多所谓,可是对于法国提出的以M88发动机为动力极为气愤,开什么玩笑,我罗罗战斗力比你斯奈克玛高好几个华莱士。最终三方在1981年不欢而散,各自散伙。
随后到了1982年,另一个欧洲小伙伴意呆利过来,意大利实际上也是处于冷战前沿,对于新型战斗机的制空截击性能也非常看重。所以当初一起搞狂风战斗机的意大利的阿莱塔利亚公司和德国的MBB、英国的BAE系统公司坐下来一起商量,最后给出个可以满足各方利益的方案。气动布局基本上以德国TFK-90方案为主(我们都喜欢制空),发动机用英国罗罗研发的新型发动机,英国一家占一半股份并承担50%的研发费用,其余50%的研发费用由三家公司共同承担,这就是ACA(敏捷战斗机)计划。ACA战斗机想象图
不过德国此时还不死心,提出再拉法国和西班牙一起搞试试看,最终1983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再次聚在一起,宣布进行未来欧洲战斗机(FEFA)计划。但是法国这个人,还是油盐不进啊,还是坚持必须以自己的ACX计划为主,坚持要以达索公司为主导。到1985年8月,好基友德国也厌倦了,撇下法国,与英国、意大利正式签署了计划书,西班牙随后在1985年9月也加入这一计划,这就成了最后的台风战斗机。台风战斗机技术验证机EAP,最初是采用双垂尾设计阵风的技术验证机阵风A,则气动布局已经相当成熟
而实际上法国之所以油盐不进,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急于重新证明自己的达索公司前期投入太大了,要是拿不到主导权恐怕就要破产。因为达索之前的幻影2000销售业绩惨遭滑铁卢,美国人把F-16放出来推向市场,幻影2000跟F-16有竞争的地方几乎全部告负,甚至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这些欧洲传统市场都被F-16攻陷。
美国在60~70年代军机销售是不公开卖自己现役战机,最多会提供些给盟友,对外是出售F-5这种外贸型战机。但到了80年代美国解禁这一条款,把F-15和F-16推向市场。特别是F-16,价格和维护费用都比幻影2000要低,实战方面刚在贝卡谷地空战大杀四方,政治影响方面美国的大腿更粗更壮,达索的市场全面沦陷。
所以达索集团在1981年开始,就已经红着眼进行ACX计划研究,跟德国、英国就进行些费不了几个钱的早期调研不同,达索可是在掏自己腰包,真金白银的进行研发,急着想要板回一盘。如果法国政府放弃达索在战斗机研发上的主导地位,不仅法国自己装备需求上要不尽如意,而且会让达索前期投入要打水漂,达索将要重创,甚至破产,所以不得不争。
也正是达索前期投入狠,阵风战斗机进度要远比台风快一些,阵风的验证机阵风A在1985年就造了出来,1986年4月进行首飞,空军阵风C和海军舰载机阵风M的原型机都是在1991年进行首飞。而台风战斗机的验证机EAP是在1986年8月首飞,但原型机首飞一直到1994年3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战斗机降欧洲基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战斗机降欧洲基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