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者是谁?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以表彰她在揭开DNA分子结构之谜所做出的贡献,虽然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弗兰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的理论研究加速了这一进程,但包括克里克本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罗莎琳德对DNA晶体的X光片才能最终揭开这一谜团的关键。
门捷列夫什么时候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2008年“新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2008年新诺贝尔物理学奖追授给俄罗斯化学家德米特里 伊万诺维奇 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门捷列夫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自然科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元素周期表,并据此预言了一些尚未被发现的元素,使无机化学系统化;提出了溶液水化理论,成为近代溶液理论的先驱;研究气体和液体的体积同温度和压力的关系,提出临界温度的概念;还提出将煤地下气化的主张;对石油工业、农业化学、无烟火药等也有较大的贡献。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德国的化学家是谁?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美国及德国三位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斯特凡·W·赫尔(Stefan W. Hell)和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William E. Moerner)。获奖理由是“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 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美国公民。1960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市。1988年从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斯特凡·W·赫尔(Stefan W. Hell),德国公民。1962年出生于罗马尼亚阿拉德。1990年从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主任、及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分部主任。 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William E. Moerner),美国公民。1953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普莱森顿。1982年从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及应用物理学教授。
诺贝尔奖包含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为什么唯独没有数学奖?
今天我们来聊聊有关诺贝尔奖的一些事儿。诺贝尔奖并不是诺贝尔本人设立的,而是后人根据瑞典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先生的遗愿于1895年创立的,用来奖励在世界范围内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等五个领域内做出卓越贡献的团体或者个人。
诺贝尔先生的遗嘱翻译成中文如下,遗嘱中并没有提到数学奖,究其原因也有不同的版本。

说法一:诺贝尔没有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诺别尔的学业生涯不同于当时欧洲的大部分科学家,他的学习生涯类似于我国古代的私塾,他的老师是一位在有机化学领域极有造诣的科学家,诺贝尔没有系统的学过数学,因此没有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所以没有设立诺贝尔数学奖。
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不太靠谱。诺贝尔是1833生人,1896去世的,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傅里叶是1768年生人,是诺贝尔爷爷辈的人,那时就已经知道数学对于物理学的重要性了。此外,和诺贝尔年龄相仿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也是一位数学家,已经意识到数学对于科学的重要性,同一个时代的诺贝尔不可能忽视数学的重要性。图示:诺贝尔本人
说法二:数学是一个纯理论的学科,诺贝尔先生重在奖励与工业应用相近的学科。
这个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很明显,数学离工业应用再远也远不过文学与工业应用的距离。
说法三:诺贝尔喜欢的人曾经和一位数学家关系暧昧。
诺贝尔在化学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一生拥有355项专利,100多家工厂,即使放在现在也是实业大亨加科研大牛,但是诺贝尔在爱情方面并不顺利。
诺贝尔有过美好的初恋,但初恋很快病逝了,随后诺贝尔认识了一位维也纳卖花女索菲,索菲人长得很漂亮,但是文化程度低且缺乏教养,行为不检点,和一位数学家交往甚密。
图示:诺贝尔遗嘱原文
这个说法看似不靠谱,其实个人认为是最有可能的一个原因,新华网曾刊登文章《诺贝尔奖后的悲剧爱情》描述过诺贝尔的悲剧爱情,文中也写了索菲文化程度低且缺乏教养,行为不检点并且怀了别人的孩子。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捐赠了部分基金成立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并没有增设诺贝尔数学奖,1968年瑞典科学院不会还认为数学的重要性不足经济学吧!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更多科普欢迎关注本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