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宜居城市有国家标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宜居城市有国家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联合国宜居城市标准?
社会文明度
一、社会文明度(权重0.10)10分/100分
社会文明是百姓宜居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经济富裕度
二、经济富裕度(权重0.10)10分/100分
经济富裕是宜居城市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是宜居城市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环境优美度
三、环境优美度(权重0.30)30分/100分
生态环境恶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环境优美是城市是否宜居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等四个方面。
资源承载度
四、资源承载度(权重0.1)10分/100分
城市资源量,决定一个城市的自然承载能力,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源丰富,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也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条件,其中水土资源是宜居城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生活便宜度
五、生活便宜度(权重0.30)30分/100分
生活方便、适宜是宜居城市最重要、最核心的影响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宜居城市应该为生活各方面的内容提供各种高质量的服务并且使得这些服务能被广大的市民方便地享受。
公共安全度
六、公共安全度(权重0.1)10分/100分
享有公共安全,是市民宜居的重要条件。
综合评价
宜居指数即累计得分≥80分的城市,如果有以下任何一项否定条件,不能确认为“宜居城市”:
1、社会矛盾突出,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2、基尼系数大于0.6导致社会贫富两级严重分化的
3、近三年曾被国家环保局公布为年度“十大污染城市”的
4、区域淡水资源严重缺乏或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
(1)区域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标准:人均淡水资源500立方米以下。
(2)区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标准:城区河流水质普遍劣于4类,或2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不足260天/年,或沙漠流动沙丘逼近城市边缘5千米以内。
宜居城市是指对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宜居城市其特征是: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2005年,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宜居城市”概念。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连续多年发布“中国十大宜居城市”排行榜。“宜居城市”是指那些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较高,城市综合宜居指数在80以上且没有否定条件的城市。城市综合宜居指数在60以上、80以下的城市,称为“较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特点?
宜居城市是指对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宜居城市其特征是: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2005年,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宜居城市”概念。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连续多年发布“中国十大宜居城市”排行榜。 “宜居城市”是指那些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较高,城市综合宜居指数在80以上且没有否定条件的城市。城市综合宜居指数在60以上、80以下的城市,称为“较宜居城市”。城市综合宜居指数在60以下的城市,称为“宜居预警城市”。
中文名
宜居城市
外文名
habitable city
涵义
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
提出时间
2005年
审批单位
国务院
来源文书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属性
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宜居城市有国家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宜居城市有国家标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