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航母是如何命名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航母是如何命名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产航母是如何命名的?
航母是大国重器,自然只有省级行政区才有资格得到命名权,但鉴于我们的航母建设还处于实验-初步形成战斗力的阶段,更重要的是避免一下子刺激周边的局势发展,更避免被老美的舰机死盯着,所以我们初期几艘航母一般都会部署在北海舰队的区域,当然我们的航母是海军直管的。

所以我们国家航母的命名顺序大致是由北向南,由沿海至内陆,考虑到航母战斗群的维护成本以及我国实际需求,即使将来发展到最大值,和老美一样,或者多个一两艘,12个航母战斗群,这也就是极限了。
那这就意味着广大的内陆省份能得到命名的机会很渺茫,沿海不算直辖市,去掉海南台湾香港澳门,也有8个省。当然,这个只是目前的趋势,毕竟我们要形成10艘以上航母战斗群的力量,估计至少也是30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么多年,会发生很多事情,对航母命名,也会存在很大的变数。
当然,各省的网民也不需着急,晚一点被命名也好啊,毕竟航母是一艘比一艘先进,再往后造的航母,就是更先进的核动力航母,硬件水平不断接近乃至追平美军的现役航母,如果自己所在的省能命名一艘先进的核动力航母,那也是很大的荣耀哦。
作战舰艇无论大小,都是海上堡垒,独立或和其他舰艇联合遂行巡逻、护航、警戒、护渔、搜救、军演等常备以及作战任务,为识别、协调、通讯、联络、指挥等方便,都需要对各类舰艇进行命名。
以前对舰艇的命名,似乎无规律可循,各舰队自行命名,有点杂乱无章,为有效规范作战舰艇的命名,既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舰艇命名,也区别于国内民用船舶,满足海军装备发展的需求,70年代末,国内海军出台了《海军舰艇命名条例》,此后在80年代中后期,又做了些修订和补充。
(辽宁号航母)
航空母舰与巡洋舰、核潜艇,无疑是海军最强大的作战装备,都属于海军一级战斗舰艇,其命名就由总参谋部决定的,包括各大舰队都无权命名。
根据《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规定,航空母舰与巡洋舰、核潜艇以行政省(区)或词组命名。
(辽宁号航母作战编队)
舷号16的国内第一艘航空母舰,原系购自乌克兰的瓦良格号,国内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了改造提升,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
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号被正式更名为辽宁号,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2017年4月26日,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航母,在大连造船厂下水,2018年5月13日,进行了第一次海试。
(国产首艘航母山东号)
国产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命名,引发了网上众多军迷的关注,尽管到目前为止,官方并未公布具体的名字,但华东某个省级电视台在报道国产首艘航母时,就直接叫它山东号,山东的人民沸腾了,都引以为豪。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为什么叫“山东舰”?航母命名有什么讲究?
海军作战舰艇命令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就如同一个小孩来到人世之后,取名就成为头等大事。世界各国在舰艇命名上有各自的理解和认知,有的以人名命名,比如美军被新冠肺炎疫情击败的四艘航母都是以人名命名的,在我国则更多的是以城市名称而命名,航母自然也不例外,比如我国首艘航母被命名为辽宁舰,首艘国产航母被命名为山东舰。
在我国,航空母舰这种大型水面作战舰艇被划分为以及舰,按照《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规定,一级舰通常以行政省、直辖市命名。虽然这个《条例》流传与网络之上,可信度有局限,但是从海军实际命名情况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在里面的。
中国人讲“人如其名”,一个人的名字极为重要,海军舰艇亦是如此。我国舰艇命名根据海军的发展而演变优化,最早的以数字命名,到后来的以城市名称命名,构建了独特的舰艇命名体系。使用国内行政地区命名,有别于国外的命名方式,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条理性强、便于记忆、字音清楚以及不易混淆。航母这种大型水面作战舰艇是人民海军未来的主要作战核心,其命名级别自然也要高一些,航母、巡洋舰这类一级舰用行政省或直辖市命名,驱护舰作为二级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有明显的舰艇等级差。
国外的命名相对比较简单一些,大多以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名命名居多,比如法国的“戴高乐”号、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美国的“里根”、“罗斯福”号、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等等。在辽宁舰入列之前,国内也曾掀起过一阵航母命名大讨论,很多人建议将辽宁舰命名为“毛泽东”号等,但最终辽宁舰交付时官方延续了用地名命名的传统。
不过我国也有一些使用人名命名的舰艇,比如郑和号训练舰,这种舰艇多是辅助性舰艇,和作战舰艇完全不同,郑和舰主要担负着对海军人才的培养。但是几乎所有的作战舰艇基本上还是以地区城市命令,同时舰艇与命名城市建立共建关系,成为国际海军发展上的一道风景线。
未来,我国航母这种大型作战舰艇基本上会延续现有的命名规则,下一艘航母或许会命名成广东舰、海南舰,甚至台湾舰都是有可能的,只要是中国的行政省或者直辖市都有可能获得航母命名的殊荣。
众所周知,在“山东舰”服役之前,有相当多的传言认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将采用毛泽东主席的家乡省份“湖南”为舰名,因为当时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有大概率将于12月份服役,甚至连消息都放出来。首艘国产航母于2019年12月17日正式服役时,海军最终的选择是山东。
众所周知,基于《海军舰艇命名条例》,以航空母舰为代表的一级舰应该由总参谋部命名,这也就是说,除了被用于巡洋舰命名的省份,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其实还可以选择其他例如“定远”等其他对于中国海军发展同样具有特殊意义的名字。虽然,考虑到巡洋舰已经被大型导弹驱逐舰取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以及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最后以省份辽宁命名,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继续使用省份命名很容易理解,但正如许多遗憾的网友所疑惑的,为什么是山东?这里,笔者将提供多个角度为广大网友提供参考。
首先,《海军舰艇命名条例》中,明确注明,中国海军作战舰艇,尤其是大型水面舰艇的命名,不仅仅应该只参考巡洋舰以省,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等等具体规定,所选名称亦应该具备清晰响亮、富有含义、能体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等特性。因此,像新疆、甘肃这样的与海军文化八竿子打不到的省份,或者湖南、湖北、福建等各地方言读音容易混淆的省份,海军大多不会优先考虑命名航母,尤其是我国还有大量省份可用的情况。
其次,山东省给人的第一印象虽然是与河南类似的人口大省,但是,时间回溯到131年前,见证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水师兴衰的省份正是山东。1888年12月17日,也就是131年后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服役的日子,规模实力都可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在山东威海刘公岛正式成立。7年后,北洋水师在其起点威海卫刘公岛与日本联合舰队激战数十日后,因外援无望和所有主战将领殉国,于1895年2月14日被迫投降,宣告覆灭。
除了上述提到的清朝时期山东省与海军的渊源,在我国建国初期的1950年,虽然不是同一个时间,但是同一个地点,中国海军司令萧劲光考察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刘公岛地区的海上防务建设时,因为当时的中国海军几乎从零起步,在刘公岛附近没有任何作战舰艇作战舰艇,身为中国海军司令的萧劲光不得不选择从渔民处租借一条渔船才能前往刘公岛,值得一提,萧劲光租借渔船前往刘公岛日子也与“17”相关,为3月17日。
此外,时间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完成改装工作正式投入服役使用,我国国内首个专门保障服务航母的军港的建设也被提上日程,而港口环境良好,拥有大量海军舰船配套维护设施的深水港口山东青岛港,自然被选择为中国首个航母维护保障基地的地址。至2017年时,青岛航母保障基地经过多轮改造扩充,该港不仅可以轻松停泊维护2艘大型航母,其配套建成的海军航空站亦逐渐中国舰载机部队的重要培训基地。事实上,一直到最近几年海南三亚航母保障基地开工建造,山东青岛都是中国唯一且最重要的海军航母综合保障训练基地。
山东拥有悠久的海军文化历史,同时该地还见证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新中国海军早期艰苦卓绝的建设历程和中国新时代海军航母的起步发展,拥有许多直到今天我们也无法忘却的海军历史回忆,这是其他省份都无法比拟的。中国首艘国产航母选择以“山东”命名足以称得上是是中国海军军舰命名史上最具意义,甚至是最值得深思的决定。相信未来的新航母,也是经过推敲的,富有含义的命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航母是如何命名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航母是如何命名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