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伟达一夜蒸发万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英伟达一夜蒸发万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CES 2018#英伟达发布的Drive Xavier处理器:每秒运行30万亿次计算,功耗仅为30瓦,这个处理器真有这么强吗?
这个处理器真有这么强吗?
真有这么强。
其实英伟达早在2016年9月就宣布了Xavier,当时的数据是8核CPU,512核Volta架构GPU、计算机视觉加速器,8K HDR影像处理器,20瓦,20 TOPS,70亿个晶体管。没有提及功耗。当然2016年9月只是设计,连样片也没发布。

(当时的设计图,来自英伟达官方博客)
这次CES 2018 Xavier正式发布了,数据比当初要更强劲(当然功耗也加了一点),晶体管超过90亿个,30瓦功耗下能达到30 TOPS(注意,不是FLOPS),另外还加上了深度学习加速器。
可以说英伟达在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方面首站告捷。Uber、ZF、百度等自动驾驶汽车厂商都宣布和英伟达合作。
连大众也来凑热闹。当然,大众还不打算搞自动驾驶,而是要做一个不那么激进的“智能副驾驶”,这个智能副驾驶系统支持手势和语音操控,利用布置在车内、车外的传感器搜集数据,还会学习车主的习惯。
Intel CEO曾经宣称自家(Intel去年花了一大笔钱买下了Mobileye)开发的Eye Q5的深度学习性能将是Nvidia的Xavier的2.4倍。只不过Eye Q5的量产要到2020年(宝马计划在2021年推出搭载Eye Q5的自动驾驶汽车)。所以至少几年内,英伟达可以凭借Xavier这块有史以来最复杂、最强大的SoC,制霸自动驾驶计算平台领域。
这个芯片平台确实是强大的,它是英伟达20亿美金自动驾驶AI研发投入的成果,按照英伟达的口径:“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SOC芯片”,包括90亿的晶体管,8核CPU,512核的Volta GPU,能处理各种来源的数据,从雷达(及激光雷达),到摄像头等,还有8K的HDR视频处理器,深度学习加速器,新的计算机视觉加速器,最后实现30瓦下的30万亿次计算。
但是我们不应该只把Xavier看作处理器,更重要的是,它支持了两大软件平台,Drive IX和Drive AR(两者又属于英伟达Pegasus AI计算平台)。
其中Drive IX是人工智能层,主要负责处理和驾驶体验和操作控制相关的数据,可以通过分析汽车内外部数据,基于乘客和司机的面部、声音和手势,提供AI助理功能。英伟达正把Drive IX作为汽车安全性和便利性的终极SDK来对待,一个典型的场景是比如叫醒一个陷入沉睡的司机。
而Drive AR,是一个汽车内的增强现实平台,英伟达同时在CES上介绍了AutoSim,这是一个实时的,虚拟驾驶环境。因为Drive IX和Driver,和它们之上的Pegasus,黄仁勋强调,英伟达正在提供一个全栈的自动驾驶软件平台。而不仅仅是Xavier这个硬件平台。正如英伟达的GPU很强大,但是CUDA计算平台也同等重要。
科技行者曾经报道过CUDA,这里引用一下:
2004年,斯坦福大学博士生Ian Buck进入英伟达实习,开始集合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工程师创造GPGPU模型,这是CUDA研发的开端。当时,Buck曾参与一项涉及简化利用GPU的众多计算引擎过程的编程挑战赛。
不久后,英伟达便对它的芯片作出改动,开发出软件辅助工具,其中包括支持标准的编程语言,而非用于向图形芯片发出指令的神秘工具。在Ian Buck率领下,于2006年正式推出——CUDA,这是全球首款GPU上的通用计算解决方案。
后来负责针对 GPU 计算的所有工程、第三方支持以及开发者营销活动的 lan Buck这样 回忆说,英伟达让自家消费级GPU和高端产品都支持CUDA。这就意味着只要研究人员、学生有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机,就能在学校实验室和宿舍里开发软件。软硬一体化,正是英伟达在AI领域的强大竞争力所在。
这次发布的Drive Xavier,则是英伟达软硬件一体化策略的又一例证。
Drive Xavier确实是目前最强大的自动驾驶处理器,它的强大来源于NVIDIA对其自动驾驶的特殊化设计。
为了完美完成自动驾驶的任务,首要条件就是拥有强大的硬件,Drive Xavier使用了一个特别定制的8核CPU,同时内部集成了512个最新Volta架构的GPU,并且附以全新深度学习加速器、计算机视觉加速器、8K HDR视频处理器。
整个SoC核心面积为350mm²,采用了台积电12n FFN工艺打造,内部继承了超过90亿的晶体管,比起我们的高端显卡不遑多让。NVIDIA自己介绍说,这是世界上第一款自动机器处理器的SoC,凝聚着2000多名工程师为期四年的努力,研发总投入高达20亿美元,所以说,整个SoC不强不行啊,花了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弄出来的东西,能不强吗?
特殊的双向处理技术,可以让Drive Xavier同时处理两个任务,包括视频物体识别、物体定位、路径规划等等。。。。。。
相比前代,Drive Xavier每秒可运行30万亿次计算,但是功耗仅为30W,能效比上一代架构高出足足15倍。
NVIDIA目前已经联手Aurora,使用NVIDIA Drive Xavier处理器打造第四、第五级自动驾驶轿车,而之前NVIDIA最多只能开发第三级,所以Drive Xavier强大的算力可以让自动驾驶更上一层楼,甚至做到第五级的真正无人驾驶。
哦,如果你觉得一个Drive Xavier还不够的话,那么NVIDIA说请你选择 NVIDIA DRIVE Pegasus AI 计算平台,内部配置了两个Xavier芯片和两个NVIDIA GPU(Volta架构的),性能继续提升10倍,每秒可运行320万亿次计算。因此可以同时运行多个深度学习网络,并且实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所需要的性能。
由于是车载电脑,对于体积、功耗、散热是不能太离谱的,因此它的外形只有车牌尺寸大小。
此外Drive Xavier最难得是,不是PPT芯片,而是今年就能走马上任的SoC,而且领先同领域其他产品两年以上,可以说NVIDIA在自动驾驶上占尽先机,就连专注于自动驾驶的特斯拉扬言要自研芯片的它都感到后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伟达一夜蒸发万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伟达一夜蒸发万亿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