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国债暴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日本国债暴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国债暴跌触发熔断?
当地时间6月16日,在美联储加息前夕,日本10年期国债期货盘中大跌2.01日元至145.58日元,创2013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并于13点54分和13点55分两度触发熔断机制。
随后,日本央行宣布将于16日和17日继续无限量购买日本国债期货的交割券。
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国债利率为负,难道意味着买国债要倒贴国家钱?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就出现过国债负利率,2012年时候德国也出现过负利率!看下世界金融史就能知道!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全球经济环境不好不稳定,出现的避险情绪,市场风险过大的时候资金都会追求安全,追求信誉高风险低的资产!比如前几年欧债危机的时候,希腊,意大利等国的收益率最高可以达到10%以上,变向的说明这个国家的违约风险很高,尽管收益率高但有可能出现无法偿还本金的风险!
资金需要安全的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池能够承载并且最重要的是能够快速变现,完成资金的抽离流动!做为国债市场又足够大,又能自由快速变现,资金安全高风险低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这两个国家的国债出现负利率!
敬请关注!
显然不是。
关于债券的利率,有几个基本常识需要大家注意。
一是票面利率,即发行债券时,债务人约定的利息。比如财务省(即财政部)央行在今年5月29日发行了4000亿日元的国债,票面利率为0.5%,即10000日元的债券每年给持有人发50日元的利息,虽然利息很低,但仍然是有利息的。
如下图示,这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些国债拍卖,红色框内的就代表日本国债的票面利率,有0.9%的,也有0.5%的。

二是到期收益率。现在的国债,基本都是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交易就会有个交易价格
,
这个交易价格可能和债券的面值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到期收益率,而我们经常看到的国债利率的新闻,说的就是到期收益率。其计算原理为:将债券的利息和本金,贴现到现在的价格,进而计算出一个收益率,这个收益率就是到期收益率。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日本央行今年5月3日发行了面值1万日元的债券,2020年5月2日到期,每年给利息50日元(即票面利率0.5%);山口先生买了一张这样的债券后,于7月3日在市场上以1.1万日元的价格将这笔债券卖掉,这时候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计算方程为:1.1万日元=(1万日元+100日元利息)/(1+r),这里算出来的r就是-0.9%,这里就出现了负利率。
从上面简化版的案例也可以看出,即便是政府债券利率再低,购买债券的人,也可以通过转让获利,这也是为什么德国、日本这些国家国债利率为负,债券市场还能正常运转的根本原因。当然,政府肯定是需要给利息的,没有利息的国债,肯定是没人买的。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海外投资者超过日本央行成为日本国债最大买家,为什么日本国债如此受欢迎?
这个消息不知道是从哪里听到的,最初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有些吃惊,因为这么大的事情日本不可能不报道。我具体的调查了一下,发现这个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日本央行依然是日本国债的最大买家,海外投资者只占据了7.1%的比例而已,但是海外资金是增加的趋势。
上图,是日本2019年第一季度的国债保有者的比例,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海外占据了7.1%。日本中央银行占据了46.3%,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上方的柱形图,可能看起来更加的明显。
上图是从2016年开始的推移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日本中央银行的占比是逐年扩大的趋势,同时与之扩大的是海外投资者的比例。所以,问题是不对的。
那么我们再讲一讲日本国债为何在国际上受到欢迎这个事情,国债,简单理解就是:国家借的钱。是评价一个国家信赖性的主要依据,一般发达国家的国债都很受欢迎。因为没有人愿意买政局不稳定的国家的国债。同时,国债和其他的债务是相同的,借方是债务,借出方是一定形式的资产。
在国际上,对于国家有一个评级,德国是三A,美国是2A+,日本则是A+,算得上是安定的水平。但是,从上述的一些数据来看,日本国债还达不到在国际上受欢迎的水平。望各位还是以数据为准,不要人云亦云吧。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笔者头条号:日本二三事
部分文章介绍:
《走入日本的“中国城”,我发现了这些》
《 日本人:中国人“变了”!》
《在日本的中国人,都是怎么挣钱?》
软银将发行45亿美元债券,成为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债券发行,你怎么看?
软银在历史的投资上还是比较有眼光,其掌舵人孙正义也是一个具有责任心的职业经理人。前不久孙正义带领软银跟沙特阿拉伯合资建立一个1000亿美元基金,当时软银出资280亿美元,用于投资全球的人工智能。无论从历史发展的方向还是感知状况来说,第4次科技革命一定会发生在人工智能上,所以孙正义的投资方向,当然是没有错的。
而软银近期发布的45亿美元债券,更多的是利用低利率的融资成本,向更远的地方发展。
软银最成功的投资无非就是投资了2000万美元给阿里巴巴在阿里上市后获得580亿美元的收益。同样在雅虎即将上市前投资了3.88亿美元,在随后的上市后获得上百亿美元的收益。
所以发行45亿美元债券也很合理,只有募集到足够多的资金,才能进一步的进行研发乃至是海外收购。
10年如一日,相同的结构。如果当年阿里巴巴无法获得雅虎的10亿美元的投资跟竞争对手打消耗战,也没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所以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才能有兼并对手,吸引足够多的人才。
融资策略考虑的综合因素是很多的,大的方面与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相关,软银这种体量,还会考虑全球经济形势。小的方面反映了企业的发展策略,重点业务走向,融资成本,预计边际收益等。这个企业债,只要投资人认可,那就算是正常。。。没啥可多想的😣
(1)孙正义缺钱了
(2)融资后可能有大行动
(3)孙正义仍然看好阿里的未来,宁愿发债融资也不愿意稍微减持阿里的股票。要知道软银现在持有的阿里股票市值大约有1500亿美元。
明明银行卡里有1500块,也舍不得取45块出来用,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软银在投资这块眼光是比较精准和长远的,比如它当年投资阿里,投资美国电信公司,它现在募集大量资金,应该是在投资领域有了方向和准备,比如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向涌现的大量新生公司,在股灾中被打压股价的基础管道公司,这些公司拥有大量基础资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国债暴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国债暴跌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